10月20日,中国建筑业首个聚焦智能建造全环节、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博览会——2024国际(深圳)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下文简称“智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智博会为期2天,整体展陈面积1.5万平方米,设有BIM产品与数字设计、工业化部品与智能生产、智慧工地与智能施工管理、智能建造装备、智能家居与智慧运维、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等7大展区,吸引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家展商参展。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表示,本次活动既是对智能建造行业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希望参会各方共同探索智能建造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智能建造是应对复杂建造挑战、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以及提升建筑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举措。本次智博会上,智能建造装备作为重头戏,不仅展出了各类机器人——腻子乳胶漆喷涂一体机器人、绑扎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墙面处理机器人、清淤机器人,管道检测机器人、钢结构制造机器人,还展出了系列“造楼机”、循环施工电梯、爬墙机器人搭载平台等高端装备。
在中建三局的展区,一款最新的工业化造楼机十分引人瞩目,它是以“工业4.0”为目标进行规划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百米以下住宅及公建项目。它采用落地式的支撑体系,减少了施工荷载对墙体的依赖,为集成各种作业机器人创造了良好条件。“工业化造楼机可以像电梯一样上下自如,完全替代了传统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动吊篮、屋面悬挑架等施工措施,极大地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减少了50%的外墙附着洞口,减少了外墙渗漏的隐患。”中建三局云构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表示,“目前我们正在此基础上研究集成工业机器人,把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向建筑行业引进,自动完成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打磨、喷涂等工序,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施工现场的‘机器代人’。工业化造楼机初代产品已在全国进行了规模化应用,正一步步由目前的工业2.0向未来的工业4.0迈进。”
作为智博会牵头者,中建三局不仅带来“零海拔屋-雪域5200”、系列“造楼机”、连续掘进同步拼装盾构机,还带来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吸引了无数人的围观。“现在展示的是武汉的一个真实项目,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操作。”中建云控(苏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廖虎介绍说,这款自研塔机智能集控系统主要是针对塔机传统作业模式下风险高、环境恶劣、管理分散、人机功效低等问题,将高空驾驶变革为地面室内集约化作业,结合数据驱动的吊装过程分析,提高了安全性、作业效率和现场数字化水平。
两天的展出时间里,与中建三局相邻的高校展位内也是人潮涌动,清华大学的轻量化重载六自由度协作机械臂、武汉理工大学研制的建筑3D打印装备成为一大亮点。玫红色机械臂由清华大学联合博智林共同研发,具备重量轻、负载能力强、结构紧凑等特点,有效提升了建筑机器人的作业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的建筑3D打印装备,具备轻量化、小型化和工作空间可折展的优异性能,通过自主开发的3D打印工业级软件和控制系统,基本实现了多机协同快速打印建筑结构的技术。“现场所展示的这台建筑3D打印装备其整机重量小于1吨、单机打印空间可达75平方米、打印精度小于1毫米。”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尹海斌介绍说。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一直是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本次智博会上,几十家企业带来国产BIM三维图形平台ueBIM、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华阳速建”BIM正向设计平台、盈建科桥梁BIM正向设计软件、晨曦BIM工匠产品、机电BIM数字化生产解决方案等多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BIM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在推动建筑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南建院将制造业 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移植”到建筑业,通过BIM+三维+PM(项目管理)+FM(设备运维),使用统一数据源同一三维数字模型,建立全国首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 平台,为建筑工程提供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建筑工程全专业、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统一协调工作及管理,让建筑“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融为一体,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一模到底、无图建造。
中建设计则通过包含GIS 模型与BIM 模型融合构建技术、BIM+IOT数据智慧孪生架构技术、BIM+IOT技术的数据联动技术等一体的“数字化全专业整体设计”,以及“设计、加工、安装全要素协同产业链”、“智慧水务数字孪生运营平台”三大关键技术,创新推出装配式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