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仿生材料的发展,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将仿生学与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精确地构建多尺度宏观 / 微观结构,实现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许多与仿生材料相关的科研工作仅停留在实验室的制备和初步应用层面,在工程应用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考察和检验。因此,合理地创新制备方法,优化生产制备工艺,实现大规模的材料制造与精确的加工成型,也是仿生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研发投入的份额不断提升(图 14-3)。我国 2020 年研发经费总量近2.44 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例也逐年提升,2020 年达到了 2.4%,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处在起步阶段。其中我国基础研发投入仅占全部投入的 6%,而发达国家该项投入普遍超过10%,相较薄弱。“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进一步提高科研支出占比,使我国的科研实力更加符合大国地位的关键时期。尤其在基础科学领域,随着新冠疫情后全球产业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新的业态开始萌芽,我国需要抓住机遇攻克核心技术难点,开拓新的局面,进而实现弯道超车。目前国家和企业对于智能仿生材料行业的总体投入仍有待增加。虽然我国科技经费预算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但是经费投入强度与其他科技强国相比尚显不足。企业在智能仿生材料领域的投入更是匮乏,造成了智能仿生材料领域工业化困难。
我国在智能仿生材料领域多个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每种智能仿生材料都有特定的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必须与配套工艺紧密结合,这就要求代工厂的设备和工艺具有定制化的特性,因此小批量的订单不容易得到大型代工企业的青睐。此外,我国长期缺少智能仿生领域的开发与代工服务平台,难以为新产品提供中试条件,增加了产品研发的周期,错过了应用市场的需求窗口,制约了我国智能仿生材料产业的发展。
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引导智能仿生材料产业向省级和国家级高新园区、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及相关科技新城、智造新城、工业园区集聚,发挥各地区产业基础优势,聚焦智能仿生超亲水材料、仿生超疏水材料、仿生超润滑材料、仿生减阻材料、仿生结构材料、仿生自修复材料等细分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新产业平台。依托相关地区区位及产业优势,建设一批智能仿生材料产业特色小镇,培育一批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政策配套完善、具有品牌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
依托各地区的科研背景和区位优势,重点建设一批智能仿生材料领域的高水平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构建全球顶尖智能仿生材料科学研究基地和创新集群,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技术研究创新全链条,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瞄准智能仿生材料国际前沿领域,加快布局一批基础研究重大专项,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智能仿生材料产业急需的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推动更多领域技术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获得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
建立健全智能仿生材料测试评价体系、应用示范与推广体系以及前沿新材料产品的质量、责任风险保险机制,降低下游用户使用风险,突破“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瓶颈。强化关键原材料、高端装备、先进仪器设备等的支撑保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全链条协同攻关,推动智能仿生材料研发、生产、应用企业及产业链相关单位,联合组建生产应用平台,开放新材料应用场景,积极推动智能仿生新材料在重大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中的应用。培育发展仿生新材料产业智库、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为智能仿生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服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鼓励“引进来,走出去”,吸引海外人才、国际知名机构来国内发展,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在境外实施海外并购和设立研发机构等。支持优势企业抓住智能仿生材料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的机遇,与 Bimitech、Biome Renewables 等国际智能仿生材料公司在产品创新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加强合作,占领一些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积极参与国际高端供应链建设,谋求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中取得有利位置,打造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智能仿生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内容,作为智能仿生材料的重要组。